首页

美脚导航

时间:2025-05-23 16:52:43 作者:济南“以城之名”发出青春邀约 才与城双向奔赴 浏览量:30980

  中新网上海3月18日电(张亨伟)据“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国内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寿命只有50年”,理由是:浦东是冲积平原,土壤松软,同时上海中心在建设时抽取地下水,导致现在陆家嘴出现下沉,因此在50年后,上海中心可能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

  经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相关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

图为上海中心(左)、金茂大厦(中)、环球金融中心(右)(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据悉,上海中心大厦始建于2008年。参考的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该标准规定,“临时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该标准。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以后,不代表房屋不能继续使用,而是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正常使用。

  上海中心大厦属于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按规定其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0年。因此“50年后,上海中心可能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这种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

  同时,也有网友关心:上海是冲积平原,在这上面建造超高层建筑,“站”得稳吗?

  其实,早在上海中心大厦建设之初,工程师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在建设规划初期的地质勘探过程中,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将千米勘探钻机打入地下288米的土壤中,钻头每到达一层土壤层,便将土壤样品提取到地面,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钻头一直钻到地下288米的基岩层。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在地下288米深处有一层1.1亿年历史的花岗岩层,它被称为“上海中心大厦的根”,目前花岗岩层样本正陈列在上海中心大厦B1层观光展区。

  此外,工程师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繁琐而系统的试验,最终发现位于地下80-86米的第9层土壤层最适合作为大厦核心区桩基的持力层。该土壤层上部粗沙砾含量较高,中、下部黏性土较多。终于,上海中心大厦的桩基有了“家”。

  确定好土壤持力层后,接下来是桩基的选择。常规钻孔灌注桩单桩设计承载力一般在600吨左右,极限承载力不超过800吨。但上海中心主楼覆盖面积有限,最多只能布置1000根左右的基桩。经过计算,每根的承载能力至少要达到1000吨。因此,传统的钻孔桩无法承受85万吨的上海中心大厦。

  为提高单桩的承载能力,工程师们又找到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技术。工程师们在钢筋网箱底部和两侧预埋3根注浆管,在常规混凝土桩浇筑后进行高压注浆,浆液从桩的最下端挤出孔底部的沉积物,填充桩底部的裂缝,使单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为了验证其有效性,2008年2月-5月,工程师们花了4个月时间进行现场桩型选择试验。数据显示,常规钻孔灌注桩经过后注浆技术后,单桩极限承载力可以从800吨提高到3100吨,为支撑近85万吨的建筑重量铺平了道路。

  最终,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这种新的桩基技术。第9层土壤层作为持力层,加上单桩3100吨的极限承载力,保证了上海中心大厦稳稳伫立在黄浦江边。目前,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我国最高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世界上建造于深厚软土地基上的最高建筑物。(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菲仕兰官宣张展红担任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

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5G+智慧工厂”项目,实现5G与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企业管理和仓储物流四大场景有机融合。

中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成功实施晨昏轨道发射任务

据甘泉县林业局介绍,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工作人员正在牡丹花旁进行测量、登记等工作,为紫斑牡丹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议案 将恢复征收3%酒店房租税

这组LOGO采取“1+N”模式,按照“突出四川交旅融合主题、凸显文旅品牌资源特征”的思路进行设计,最终形成“1+3”LOGO体系。

学习笔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对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对象和范围作出了新的阐释,为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指明了方向。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4月30日)是四月的最后一天,我国南方地区天气舞台上的“主角”依然是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预计今天强降雨区继续南压,大到暴雨将主要集中在广西东部、广东和福建一带,局地将现大暴雨,需注意防范。气温方面,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气温低迷,这种状态可能延续到五一假期期间,北方地区则伴随着降雨停歇,今天开始气温陆续反弹,未来三天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逐渐回升至25℃以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